这事儿挺魔幻的,昨天就在我们行业群里被疯转。一哥们喝完酒,良心发现叫了代驾,结果却被扣上酒驾的帽子?这剧情简直是离谱到家了!
事情是这样,河南一位车主喝完酒后,按规矩叫了代驾。
大热天站外面等代驾,烤得受不了,就开了车门把空调打开凉快一下。
估计是启动了发动机,远远被巡逻交警看见,然后就变成了“酒驾现场”。
这哥们当场就懵了——“我没开车啊,就开了空调等代驾!调监控看看!”
这事倒是给所有车主提了个醒:喝酒后不光是不能开车,连碰方向盘都得小心了。
作为跑了十几年试驾的老司机,我得说这事不简单。
从法律角度看,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规定的是“饮酒后驾驶机动车”,关键词是“驾驶”。
展开剩余66%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啥算“驾驶”?
就像我们评测车辆的起步加速时,总得给个起点和终点吧?
查了些案例,这情况全国执法标准还真不统一。
有些地方交警认为:只要酒后坐进驾驶位并启动发动机,就算有“驾驶行为”,不管车有没有动。
而有些地方则强调,认定酒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:一是血液中酒精超标,二是车辆必须发生位移。
这就有点儿意思了。
我前年去东北试驾一台硬派越野,当地朋友就讲过类似案例。一哥们冬天太冷,喝完酒启动车子暖风,交警过来就要认定酒驾。最后是调了代驾app记录和监控才证明他是在等代驾。
从用车角度,我给各位提几点实用建议:
喝酒后别碰车钥匙,别说上车开空调了,连车门都尽量别开。
代驾来之前,在车外等着。虽然夏天热冬天冷,但这种场景绝对是安全第一位。
代驾app可以提前预约,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叫。
酒驾的处罚可不轻,轻则罚款扣分暂扣驾照,重则可能直接吊销,甚至十年内不得重新办理!
对执法部门也想说,虽然说秉公执法是本分,但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“多一些调查,少一些武断”呢?
毕竟现在监控、代驾记录都很容易查,与其当场对峙,不如先查清事实。
你们说,如果你喝完酒等代驾,会怎么避免这种尴尬?反正我现在聚会后都是提前叫好代驾,人没到绝不靠近车子,宁可在店里多坐会儿。
喝酒不开车,这是硬规矩。但这规矩看来得升级为“喝酒连车都别碰”了!
发布于:河南省